完善券商两融利率形成机制 推动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
炒股就看,完善权威,券商专业,两融利率及时,形成效率全面,机制进步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推动提升
原标题:每经热评|完善券商两融利率形成机制 推动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
每经评论员 王砚丹
上周融资融券业务连迎重磅利好。货币10月20日,政策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发文称,传导经中国证监会同意,完善中证金融启动市场化转融资业务试点。券商同时,两融利率中证金融决定整体下调转融资费率40BP。形成效率10月21日盘后,机制进步上交所宣布,推动提升经中国证监会批准,上交所扩大主板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,将主板标的股票数量由现有的800只扩大到1000只。深交所则宣布将深市注册制股票以外的标的股票数量由现有800只扩大到1200只。
笔者认为,转融资业务迈向市场化改革,将对终端的融资融券业务产生深远影响,同时也必然对A股市场投资者行为带来间接影响。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仅有转融资业务市场化改革并不足够。投资者期待,券商现行的融资利率、融券费率制度在不远的将来,也迎来相应的变革。
梳理历史可以看到,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自2010年3月31日启动;而转融资业务自2012年8月30日试点。融资融券运行至今12年,转融资业务也有10年之久。
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。十年间,央行蹄疾步稳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,推动完善LPR形成机制,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升。得益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,我国社会综合融资成本降低明显,2021年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达到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。
但反观券商的融资融券与中证金融的转融通业务,在利率形成机制方面,并未有明确说法与利率市场化改革挂钩。
融资融券业务实施最初阶段,两融利率按照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一定基点确定。因此当央行调整基准贷款利率后,券商也会相应下调两融利率。但2015年7月,证监会签发新版《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》,其中提到“融资利率、融券费率由证券公司与客户自主商定”。也正是因为有此规定,绝大多数券商融资利率、融券费率自2015年3月以来,已有七年没有更新。
如2015年3月4日官网公示融资利率和融券费率为8.35%延续至今,多数券商官网公示的融资利率和融券费率基本也是这一水平。
利率是资金的价格,利率能否实现市场化,决定了资金能否在市场上得到合理配置。据笔者的了解,在实际操作中,根据资金量大小、交易频率等因素,融资融券投资者与开户券商之间有协商余地;但这种“一事一议”的做法缺乏透明度,且由于公示利率仍维持8.35%的高位,一些资金量相对较小的投资者在与券商谈判时可能处于弱势,无法享受到社会资金成本下降带来的好处。
券商融资融券业务,本质上仍是限定用途的抵押贷款。在房贷市场,2019年8月20日起,央行取消贷款基准利率,房贷利率因此与LPR密切相关。两融业务当然不同于房贷,有更大业务风险,需要更多的风险补偿;但如果能将两融公示的利率与LPR浮动挂钩,对投资者而言更为透明,也可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。
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:2022年9月15日起,工行、农行等14家银行根据央行关于放开对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,将活期存款利率下调0.5个基点;后信达证券、诚通证券等券商跟进,将客户的第三方存管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相应下调。如果券商在进行利息支出时紧跟利率市场化步伐,而在涉及利息收入时却持观望态度,长远来看,并不利于与投资者在资本市场发展中实现“双赢”。
- ·公安新城分局第二届“院落警长”擂台赛启动
- ·今秋卸任COO! Meta “二号人物”桑德伯格离职背后:专注慈善还是另有隐情?
- ·上海复工首日网约车通勤订单恢复显著,占订单总数约7成
- ·小常识与大道理|正确处理改革“最先一公里”和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关系
- ·襄阳文理学院专升本(湖北文理学院是几本院校)
- ·俄媒:意防长称将领导北约强化东翼遏制能力的任务
- ·未来十年都够用了?比亚迪突传大消息,在非洲洽购6座锂矿山!回应:不予置评
- ·一度大涨近30%!建业地产引入河南国资,最新回应:大股东暂无出售其它核心资产计划
- ·昆明已筹集5万多套保障性租赁住房
- ·小摩:维持渣打集团增持评级 目标价上调10%至77港元
- ·纽约联储主席:美联储理解数字货币影响“至关重要”
- ·让孩子们的快乐加倍——咸阳东方雨虹向南坊镇中心小学捐赠学习文具
- ·我国人口排名省份(中国人口最多的省)
- ·脸书二号人物桑德伯格宣布将卸任COO
- ·坠入深渊还是触底反弹?中超开赛,我们能期待什么
- ·货船倾覆致集装箱落水,马来西亚海事局警告附近船只注意避让
